无负担的巧克力




在说每日黑巧前,我们先谈谈巧克力。

巧克力是个舶来品。在大部分人的记忆里,好的巧克力都是国外生产的:比利时巧克力、瑞士巧克力、美国巧克力。巧克力的名称也是彻头彻尾的外来语。所以,我们说巧克力是典型的西洋化产品,应该不会有人反对。同时,巧克力又是礼品,是高档零食,既能解馋,又能刺激大脑多巴胺的分泌,微苦中带着甜,有时还藏着一点朗姆酒,吃一口就倍感幸福。除此以外,巧克力还是节日里的“气氛担当”,是情人节、圣诞节、春节必不可少的礼物,它承载了我们生活中满满的仪式感。这些都是巧克力这个产品带给用户的正面感受。但是,巧克力也有一些负面的产品感受。比如:巧克力的含糖量比较大,会让人发胖,引起龋齿,会引发健康问题。这时,一个机会点产生了,如果有一款巧克力的含糖量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…或者简单点说,如果解决了巧克力的健康问题,那是不是有机会创造一个全新的用户体验?放心地吃,每天都可以吃的巧克力。我觉得每日黑巧的名字起得好,这个名字让用户放下很多心理负担,同时架起一个全新的产品概念,这是可遇不可求的。

与瑞士莲 Lindt 或歌帝梵 GODIVA 等传统巧克力品牌自带的厚重历史传承感不同,每日黑巧这样一个全新品牌没有任何品牌历史可讲,而且如我们提到的,巧克力作为一个典型的西方产品,消费者对巧克力的理解早已根深蒂固,要改变是很难的。每日黑巧,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,必须寻找到完美地呈现自我价值的途径——一种新的巧克力文化,健康的、年轻的、充满现代感的巧克力文化。

建立一个全新的巧克力文化是不太可能的,消费者对于巧克力文化有着非常固化的认识,破坏它,或者绕开它,市场风险极高。但,不去尝试新的可能性,每日黑巧将无法获得消费者的尊重和信赖,将变成洋品牌的平替,而这正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。所以,如何继承原有的文化特征,并寻找到新的表达方式,是设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。这时,我们将视线从品牌定义中挪开,放到包装的展示形式上。包装,是巧克力最核心的标志物之一,它承载了巧克力的文化输出、历史渊源、品位格调,它左右着消费者的选择,是产品价值的重要体现,而传统巧克力的经典包装设计形式早已深入人心——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,公众对于经典的认识和信任就是我们提前踏出的第一步。

每日黑巧的核心消费群体是年轻人。年轻人普遍有着更高的知识水平,更宽容的接受能力,更不敏感的价格压力,更个性的表达述求,对于新事物也更容易产生兴趣。我们要为年轻人寻找到一种特殊的巧克力设计语言,它是经典的,更是现代的;它是美味的,更是健康的;它是常规的,却又是大胆的。

我们使用“大胆”的现代手法将每日黑巧的包装设计分割为两个部分:产品名称和必要的功能性信息按照经典的设计语言进行设计,同时,标识以非常直白的方式置于包装上部和右部形成醒目的 7 字形的夹角。所谓大胆,其实就是标识于包装上的应用方式,每日黑巧突破了以往传统品牌的操作方式,将标识视为内容的一部分,而不再将标识理解为盖在包装上的“徽章”。这个“大胆”的理解一定程度上为品牌注入了鲜明的个性,但在价值感的呈现上,设计还是遵循着经典语言结构,并没有破坏或试图颠覆巧克力原有的视觉印象。我觉得在每日黑巧的设计中,平衡经典与现代的关系是整个项目中最关键的、最有价值的设计判断。

每日黑巧这个项目对于我来说,就是如何让传统的巧克力文化通过设计焕发生机。焕发生机是有尺度的,把控尺度是设计里最难的。如果我们仅仅是想把传统的改成现代的,那设计方法有很多,形式感的运用不会有什么限制,操作反而简单了。但,如果想表现新颖的现代感的同时,也能保留其传统经典的一面,就需要严格控制两种语言的尺度,找到平衡的一点,很可能这个平衡点就是未来的制胜点。

说到“尺度感”,我们公司接手的所有设计项目都会给客户三种不同的选择,对应的就是三种不同的尺度。这里尺度的意思就是在设计感的运用中,有程度和力量的控制,从弱到强,从深转淡,并不是一味地输出超猛的形式感,这样客户在面对不同的设计表达时会更容易形成对比判断。我其实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设计未来在市场上一定会成功,我也不知道哪一个尺度下的方案是客户一定会选的,但是我很在意设计尺度的表现,在不同的项目中,给客户提供不同设计尺度的选择。

每日黑巧最终选用的方案,从商业结果来看是非常成功的。这个方案在三个备选方案中,是最大胆的,同时也是概念最简单的,言外之意就是另外两个方案的设计感都比这个方案更加强势。为什么这个简单的方案能最终获得胜利?我相信大家在了解了这个项目之后,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答案。